全民防衛拉脫維亞 2020 發布民防手冊72 小時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

發佈時間 2021/1/12 12:21:01
最後更新 2021/1/27 09:59:41

【沃草記者蕭長展報導】俄羅斯在 2014 年以結合政戰、心戰、軍事行動的「混合戰」手法併吞烏克蘭轄下克里米亞,讓鄰近國家無不高度警戒,積極備戰以防成為俄國下個目標。尤其對直接與俄國接壤的拉脫維亞來說,曾在二戰期間遭俄國併吞、後被納為蘇聯旗下魁儡共和國的歷史,加上俄國近年併吞他國領土的紀錄,承受著更龐大的國安威脅和「亡國感」。面對侵略危機,拉脫維亞除強化跟北約(NATO)軍事合作,也著手提升全民防衛力量。如同瑞典發行民防手冊應對敵人攻擊,拉脫維亞去年也發佈《72 小時: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手冊,手冊除教育國民如何做好準備應變危機與戰爭,還向國民揭示當身陷敵軍佔領區,如何以「公民不合作」應對敵人混合戰手法中會採取的政治策略,避免敵人利用「公投」手段,通過看似是在地居民同意被佔領的公投結果,遂行併吞領土的侵略奧步。

<strong>拉脫維亞政府於 2020 年 6 月發佈標題為《72 小時: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的民防手冊,盼強化全民防衛力量</strong>

拉脫維亞政府於 2020 年 6 月發佈標題為《72 小時: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的民防手冊,盼強化全民防衛力量

回顧克里米亞被俄國併吞的過程,源起於 2013 年底烏克蘭國內爆發重大政治抗爭,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垮台,引發克里米亞境內多數原本國家認同就傾向俄國的民眾不滿,加上俄羅斯長期以資訊戰影響克里米亞民眾,更於 2014 年 2 月下旬派遣特種部隊潛入克里米亞結合民兵佔領機場及議會等重要設施,因而迅速就完成初步控制。隨後,克里米亞境內親俄政治勢力在議會推動「脫烏入俄」公投案,並在後來的公投中獲得 9 成以上民眾同意加入俄羅斯聯邦,俄國僅耗損極少的軍事成本、未遭頑強抵抗,就完成併吞克里米亞。

俄國結合資訊戰、攏絡在地政治勢力、培養「第五縱隊」、配合低強度軍事行動和讓佔領看來一切合理的在地居民「公投」,這種被稱為「混合戰」(Hybrid Warfare)的新戰爭型態讓世界為之震驚。而對國內 192 萬人口中約有 25% 俄裔居民的拉脫維亞來說,更直接警覺到,在正規的國防軍備戰力之外,必須強化全民防衛的民防力,才可能防止混合戰發生。

<strong>圖為 2014 年 3 月上旬,未配戴國籍臂章、但經國際媒體辨識為俄軍的部隊,在克里米亞境內活動(圖片來源/WIKIMEDIA;作者/Anton Holoborodko;授權條款/CC BY-SA 3.0)</strong>

圖為 2014 年 3 月上旬,未配戴國籍臂章、但經國際媒體辨識為俄軍的部隊,在克里米亞境內活動(圖片來源/WIKIMEDIA;作者/Anton Holoborodko;授權條款/CC BY-SA 3.0)

拉脫維亞國防部長公開信籲重視民防:國家安全從每個人做起

為了更強化「全民國防」,拉脫維亞國防部結合國家急救醫療、災防與邊境防衛部門,在 2020 年 6 月以電子檔形式發行全文 16 頁、標題為《72 小時: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72 Hours: What to do in case of a crisis )的民防手冊,搭配一封國防部長 Artis Pabriks 發表的公開信,透過拉脫維亞國防部網站、電子郵件等管道,廣泛向國民宣傳推廣,加強國民對「危機可能來臨」的認知,並給他們能應變災難、戰爭的指南。

為何要發行《72 小時: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拉脫維亞國防部長 Artis Pabriks 公開信作出清楚的說明。他信中提及,21 世紀是個由動盪開啟的年代,從 2008 年金融海嘯、俄羅斯與喬治亞爆發戰爭、2011 年日本福島核災、2014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到 2020 爆發武漢肺炎全球疫情,讓大家了解到,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無法預期的事件,並導致穩定的日常生活陷入混亂。他強調,「這些現代危機凸顯,雖然我們能依靠已建立的秩序,還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歐盟的會員身份,加以化解,但安全還是必須從每一家戶、每一個人做起」。

手冊所以強調「72 小時」,Artis Pabriks 在信中解釋,以國際普遍認可的評估標準,當大眾遭到重大災變,至少需要有能力獨自應對危機 72 小時的時間,直到官方救援到達並提供幫助。因此,《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手冊開頭就強調,在危機開始的第一個 72 小時,民眾要保持冷靜、從可靠消息管道了解發生什麼事、遵從政府指示、幫助身邊的人,且儘可能保持工作,特別是從事電力、交通、醫療、通訊等公共服務的人員。此外,如同瑞典民防手冊,拉脫維亞民防手冊中也就面對危機應該如何做各項準備,有詳細的說明和指引。

<strong>為因應來自俄羅斯的侵略威脅,拉脫維亞軍隊不斷加強演訓、提升戰力。(圖片來源:拉脫維亞國防部 flickr)</strong>

為因應來自俄羅斯的侵略威脅,拉脫維亞軍隊不斷加強演訓、提升戰力。(圖片來源:拉脫維亞國防部 flickr)

因為手冊採電子形式發行,為了讓所有人都能獲得手冊內的重要提示和指引,Artis Pabriks 公開信中特別提醒,希望獲得這項資訊的國民能協助確保不習慣用電子產品的長者,也能接受到手冊中的重要訊息。

拉脫維亞民防手冊教育國民:行使「公民不合作」對抗敵人「混合戰」

最為特別的是,《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對於國家被外敵入侵時,如何消除軍事威脅、如何進行公民抵抗,比瑞典民防手冊傳達更為積極的態度。

手冊提及,當國家遭敵人入侵,內閣會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軍隊及相關部門會啟動保護國家的措施。內容文字特別以放大的粗體字提示,「任何關於國家投降或沒有抵抗的消息,都是假新聞;政府和北約會共同保護拉脫維亞每一個人」。其中也提及,公民必須盡義務保護國家獨立、自由,以及民主的政治體制,並呼籲公民加入軍隊、民兵,或後備軍人,參與保護國家的行列之中。

對於身陷敵人佔領區的國民能如何作出抵抗,《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提出相應對策。一、設法疏散到受拉脫維亞國軍控制的區域;二、繼續遵守拉脫維亞共和國法律;三、不要配合外來佔領軍隊的指示或與之合作。第三點尤其重要,更直接列出多項準則,讓公民以自身力量抵抗侵略,包括:

  • 跟入侵者的決策和行動保持距離
  • 不要參跟入侵者發起或跟他們有關聯的示威、選舉等政治活動,不要接受他們的訪問,也不要讓他們替你拍照
  • 不要參與違法的選舉及公投

如果國民選擇抵抗,則可採取以下權利或方式進行:

  • 行使武裝抵抗權利對抗敵軍
  • 行使「公民不合作」權利,包括:不遵守入侵者制定的法律、拒絕應他們徵召入伍和為他們工作、組織及參與大規模罷工
  • 支持反抗運動
<strong>拉脫維亞《72 小時: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手冊內頁,向國民揭示若國家遭侵略能如何抵抗,也附上本國軍警服裝特徵,強化國民印象以快速辨識入侵者。</strong>

拉脫維亞《72 小時: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手冊內頁,向國民揭示若國家遭侵略能如何抵抗,也附上本國軍警服裝特徵,強化國民印象以快速辨識入侵者。

中國欲仿「俄併克里米亞」侵略台灣 拉脫維亞全民國防作法可為借鏡

有鑒於「混合戰」成為現代戰爭的一種型態,對於長期受中國武力威脅的台灣而言,同樣需要高度警覺。資深軍事記者吳明杰去年在一場剖析中共對台「首戰即終戰」戰略的座談中指出,從中共長期對台灣佈局的心戰策略,發展到近年來著重的資訊戰,凸顯他們現階段「統一」台灣的戰略思維,是以 2014 年俄羅斯併吞烏克蘭轄下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當作典範。

他強調,面對中國不間斷的心戰、資訊戰攻勢,以及「首戰即終戰」的戰略目標,台灣如何在民主社會的體制下凝聚和強化心理防線,是相當重要的戰略議題。如果能固守台灣的心防,不但能化解中共心戰、資訊戰對我國社會、政治、軍事體系可能造成的嚴重傷害,蟄伏在內部的共諜和「第五縱隊」也會更難以活動和製造騷亂紛擾。

拉脫維亞以民防手冊強化全民防衛力量,教育民眾如何從軍事、政治、公民不合作等層面對抗侵略,讓構成國家根基的「國民」能成為對抗強大惡鄰的穩固基礎。對飽受中國「武嚇」及長期施加資訊戰等心戰攻勢的台灣,拉脫維亞的作法值得參考,並深入思考如何強化台灣全民防衛能力,綜合國防硬實力及民防力,消解中國「混合戰」策略對台灣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