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台董事長鄭麗君如果年輕人無法安身立命民主就無法永續

發佈時間 2021/5/12 11:14:31
最後更新 2021/5/13 10:27:57

【沃草特約記者周永宸報導】臺灣已經民主化 25 年,仍面臨許多隱憂與挑戰,我們要如何確保民主能夠永續發展與持續深化?青平台董事長、前文化部長鄭麗君 5 月 8 日在青平台的「永續民主研究中心」開幕式上說,如果現在的社會環境讓年輕人無法安身立命,民主就無法永續。政府與公民社會必須面對,透過對話、協商去凝聚共識,才能實現永續民主。出席揭幕的總統蔡英文也表示「每一代臺灣人都有一個最嚴肅的使命,就是要把一個更好的國家交給下一代」。

總統蔡英文(左一)出席青平台基金會的「永續民主研究中心」開幕式。攝影:周永宸

總統蔡英文(左一)出席青平台基金會的「永續民主研究中心」開幕式。攝影:周永宸

創立於 2010 年 5 月,耕耘青年發展問題的青平台基金會 5 月 8 日成立「永續民主研究中心」和「民主治理學院」,並舉辦一系列論壇。鄭麗君表示,臺灣已經完成民主化,接下來的重要工作,是透過民主治理的永續發展,為下一代爭取更好的生活。蔡英文指出,鄭麗君是她的老戰友,十年前民進黨提出「十年政綱」,鄭麗君當時擔任民進黨發言人,一路參與「十年政綱」的規劃和溝通。

蔡英文說明,2011 年民進黨提出的十年政綱,直指臺灣面對的問題,並規劃面對的方向,包括公共住宅、產業轉型、能源轉型等議題都列入其中,到民進黨 2016 年再次執政,開始推展相關政策,成績逐漸顯現後,如今要思考的是,下一個十年,臺灣會是什麼樣子?臺灣的下一步方向是什麼?

蔡英文說,今年她提出「2050 淨零轉型」,淨零轉型就是國家的整體轉型,政府各部門也已經開始討論如何打造 2050 路徑。她樂見青平台團隊請來政府和民間的專家學者共同討論臺灣進入下一階段要面對的各大核心議題,也歡迎社會各界討論如何邁向 2050 願景。

青平台基金會 5 月 8 日成立「永續民主研究中心」和「民主治理學院」。攝影:周永宸

青平台基金會 5 月 8 日成立「永續民主研究中心」和「民主治理學院」。攝影:周永宸

鄭麗君:永續民主必須是共好社會

鄭麗君則在隨後的論壇上表示,過去的野百合學運等等風起雲湧的社運,帶動了一代人投身公民社會,投入臺灣從威權國家轉型成民主國家的過程;而如果現在的社會環境讓年輕人無法安身立命,民主就無法發展、無法處理社會變遷,更無法永續。

她說,政治工作是利他,要建立一個為他人創造利益的社會,以 「2050 的臺灣」來思考的話,離現在還有 30 年,臺灣未來發展仍存在一些隱憂:從經濟面來看,70 年代以來臺灣的出口持續成長,但大多是大企業,中小企業的出口值在 2019 年只佔了 13%,臺灣卻有 8 成的就業機會由中小企業提供,中小企業關係著臺灣的產業結構競爭力。臺灣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表現亮眼,但「只有一座護國神山」的風險是我們必須思考的課題。

鄭麗君說明,臺灣平均薪資有成長,但是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差距一直拉大,一般家庭的薪資收入也沒有明顯成長,居住、教育帶來沈重負擔,要追求自我實現的自由相對困難⋯⋯這些,都是民主治理的重大課題,關係著未來 30 年,民主社會裡的每個人如何過得更好。

鄭麗君強調,「永續民主必須是共好社會」,是利他導向,不只是為自己,也為他人追求權益,「永續社會必須是希望社會,未來要比現在好」,青平台的永續民主中心針對各面向成立了 7 個平台,期望以人跟社會為主體,來思考社會願景,再以社會願景來思考民主治理。她說,「民主時代不能依靠少數人的承諾」,而是要多數人一起來努力,透過對話凝聚願景和共識。

鄭麗君以自己擔任文化部長 4 年的經驗指出,治理是共享願景,而非管制跟控制;透過地方、公民社會和跨部門的互動、協商、協作過程,以人為本、以社會為主體,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青平台董事長鄭麗君說,政治工作是利他,要建立一個為他人創造利益的社會。攝影:周永宸

青平台董事長鄭麗君說,政治工作是利他,要建立一個為他人創造利益的社會。攝影:周永宸

鄭麗君說,青平台的永續民主研究中心和社會治理學院,最終目標是為了追求讓每個人在經濟、社會各面向,能夠實現自己想要的自由,她分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Sen)所言,「發展不是目的,自由才是目的」,期望在民主社會裡透過公共治理,讓每個人實現生命裡最珍貴的價值,得以發揮才能、追求想要的生活,而這些人就能促進臺灣的進步,在 21 世紀,向世界證明臺灣民主能夠創造典範。

林佳和:如果沒有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民主不可能實現

與談的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則提醒,民主社會正面臨諸多問題,民主不是單純只有國家行政機關的治理,臺灣的民主與世界共通,臺灣社會出現的反政治情形也與後民主時代的各國共通。

他舉例,世界各國都出現代議民主與直接民主之間的衝突,「直接民主」(例如公投)帶來社會過度動員,在臺灣也變成令人憂心的問題;臺灣已經進入「模擬政治」,人們在鍵盤前拿著模擬器,就自認操作民主;政治出現「去中心化」,變成議題導向,不再如早期由意識形態主導,臺灣人可以在某議題上支持國民黨,另一議題支持民進黨,林佳和因此表示「同路人打法不要再出現」;政治討論走向娛樂式、綜藝式、個人感受式,跟過去政治運動者習慣的悲情式、啟示式不再相同。

除此之外,林佳和表示,臺灣在邊界外面對中國的直接威脅,在邊界內的社會抵制則遭受劇變,產業變遷空洞化,有 6、7 成以上的就業人口從事服務業,服務業卻普遍低薪,這除了造成高工時之外,也帶來「學歷無用論」和少子化衝擊,對教育體系形成挑戰。林佳和直言,如果沒有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民主不可能實現。

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直言,如果沒有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民主不可能實現。攝影:周永宸

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直言,如果沒有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民主不可能實現。攝影:周永宸

林佳和表示,德國學者認為「如果沒有 1928 年的經濟大恐慌,納粹不會上台」,如果經濟沒有好的處理,社會思維沒有建立,民主是緣木求魚。他說,臺灣的政府體制與東歐國家常見的「半總統制」相似,而很多東歐國家走回威權,因為人民生活過得不好,因而對過去的威權感到渴望。

針對政治綜藝化的現象,林佳和說,政黨經營因而衰微,各種「專家」崛起,社會動員的調控能力因而受限,執政黨對此也要負上不小的責任。林佳和提醒,如今公共討論的重點在「議題」而不在政黨,「從事政治的人必須面對議題」,他更以 2018 年 11 月 24 日的公投案來舉例,當時執政黨對公投議題的態度是「沒有意見」,他認為是「不可思議」、「不該如此」。瑞士政府面對公投案的方式,是直接動員、積極面對,政府向人民表達與解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