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竹併爆地方經費七成靠中央困境 政大財政教授籲速修財劃法

發佈時間 2022/1/20 10:08:43
最後更新 2022/1/20 10:08:44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竹竹併」爭議因《地制法》不在臨時會處理而暫告落幕,但合併爭議也引爆地方自治困境的討論。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日前(1/11)舉辦講座,呼籲行政區調整不能只關心選舉衝擊,更應檢視臺灣的城鄉規劃、地方治理等政策。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強調,臺灣有 22 個行政區,是高度重疊、浪費,一定程度整合會比較適當,但「竹竹併」顯然是政治問題,真的有人在乎背後的國土計畫?並直指臺灣財政結構是「中央集權」,地方財政患寡也患不均,七成仰賴中央,建議速修《財政收支劃分法》增進地方努力並健全財政、促進城鄉平衡。

政大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指南政策論壇」舉辦「從縣市重劃看國土永續發展」講座(攝影/廖昱涵)

政大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指南政策論壇」舉辦「從縣市重劃看國土永續發展」講座(攝影/廖昱涵)

「現在有 6 個直轄市、16 個縣市,臺灣真的需要 22 個地方行政區?」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認為臺灣面積小,其實可以認真檢討政府行政統一,可實現不少合併的好處。但他質疑,竹竹併真的是首要考慮問題?那佔全臺 1/4 人口的北北基要不要討論?

陳國樑強調,臺灣行政區一定程度整合確實會比較適當,但認為「竹竹併」是政治問題,真的有人在乎背後的國土計畫?乾脆就合併但不升格可以嗎?相信這也不會是現在執政黨接受的選項。

「有件事很確定,不能讓財政收支劃分主導臺灣行政區域的劃分。」陳國樑指出,就制度面上,有個莫名其妙的《地制法》、有個像木乃伊的《財政收支劃分法》。《財劃法》是《地制法》的財政面向,1999 年《地制法》重新公佈,《財劃法》也配合修正,至今 23 年《地制法》經歷 12 次修正,但《財劃法》聞風不動,還是兩直轄市規劃時期的架構。

陳國樑說,《財劃法》沒動,但裡面的行政規章《中央統籌分配税款分配辦法》(下稱「統籌分配稅款」)、《中央對直轄市及縣政府補助辦法》(下稱「一般性補助款」)卻年年修,去迎合《財劃法》架構。他指出,這畢竟是行政規章,等於中央掌握米和麵包的分配權,這要下放很不容易。

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攝影/廖昱涵)

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攝影/廖昱涵)

陳國樑指出,普通統籌分配稅款中,直轄市分得 61.76%、縣市 24%、鄉鎮市 8.24%。可見癥結點就是直轄市拿比較多,直轄市拿到縣市的 2 倍多。但要注意,一般性補助款,縣市則是直轄市的 2 倍。因此,升格的盤算就是補助款不變下,多拿統籌分配稅款。

但陳國樑直指,升格後想多拿在財政上未必行得通。若以 2019 年的「統籌分配款」加上「一般性補助款」的人均獲配金額為例,因為人口多的關係,全體縣市的人均獲配為 2 萬 5816 元、全體直轄市則為 1 萬 4690 元。尤其以全國 22 縣市做劃分,最後三名其實都是直轄市,分別為臺中市 1 萬 3151 元、桃園市 1 萬 2245 元、新北市 1 萬 741 元。

陳國樑提醒,政治人物喊出說要爭取更多補助款或統籌分配稅款,在財政上未必行得通。尤其升格後也有新增負擔,像是警政、消防等規模要變大,人事費也都有連動。

陳國樑認為,臺灣的財政是中央極權,地方財政患寡又患不均。患寡因為重要稅收歸中央,不均在於分配權也在中央。他說,地方縣市對於中央財政依賴是七成以上,這有何地方財政自主可言?

陳國樑建議,在《財劃法》上,要把效益性和公平性分開處理。透過稅收自給,中央一定要把稅收權力下放,地方付出的要讓地方拿到回報,才能夠促進地方財政努力。另一方面,把統籌分配款一般性補助整合,變成「財政平衡金」,專一於「平衡」,可以有效調節城鄉財政差距。他強調,更要拒絕政府只在現有的《財劃法》做參數式的調整,這沒有意義。

政大社科院「從縣市重劃看國土永續發展」講座主持人、政大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楊婉瑩(攝影/廖昱涵)

政大社科院「從縣市重劃看國土永續發展」講座主持人、政大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楊婉瑩(攝影/廖昱涵)

陳國樑指出,財政圈當然也有不要把財政權力下放地方的聲音,怕地方都是「牛鬼蛇神」,蓋了一堆不必要建設怎麼得了?但他認為,道德危機部分,或許下放後會有一段黑暗期,但會慢慢透過民主機制,也就是選票來處理。

陳國樑也強調,課稅權下放並不是要造成民眾負擔。他想像的是,把所有稅收想像成一桶水,中央要拿「海綿」給地方,讓地方想辦法去盡量飽和自己的海綿,剩下來的才是中央的。所以他主張在整個租稅負擔不改變下,讓地方去盡百分百的稅收努力。

政大地政系副教授戴秀雄指出,臺灣空間規劃困境是,各地方政府地方國土計畫全然沒有提及對其他縣市的影響,突顯各縣市橫向聯繫不佳,不去處理邊界上出現的問題、只顧好自己家。換句話說,不是會「畫圖」就可以解決空間問題,還要包含未來執行和控管,更現實是財政是否可以支撐?

戴秀雄點出,臺灣國土規劃過度重視領土劃設空間範圍,導致忽略考慮影響到毗鄰地區的問題,也影響區域間合作情況,更忽略很多空間也不受行政區域影響。

政大地政系副教授戴秀雄(攝影/廖昱涵)

政大地政系副教授戴秀雄(攝影/廖昱涵)

政大地政系副教授鄭安廷表示:「既然政治人物喜歡講『國土規劃』,那就請他們拿出國土規劃!」他說,目前還真的沒看過更新的版本,僅停留在 2011 年。

英國皇家特許規劃師、著有「國土計畫白皮書」的鄭安廷認為,純粹用現行的國土計畫,其實就有辦法處理竹竹問題。他說明,國土計畫是按照行政區劃分,所以除少數縣市外,每個縣市都有自己的國土計畫。當初和戴秀雄在設計時,留了一個尾巴叫「都會區域計畫」,只要中央主管機關和縣市願意一起擬出協議,就可以放進國土計畫下作為副冊。顛覆傳統過去從上到下(top-down)方式,有機會從基層縣市發動。

鄭安廷說明,「都會區域計畫」是契約型計畫,可視為協調大都會區增長具有影響的單一決策,和推動聯合解決地區問題的有效手段。這成本遠比縣市合併還低,「竹竹」的問題就解決了,不然就來個「新竹科學城區域計畫」,甚至可以把苗栗都拉進來。

政大地政系副教授鄭安廷(攝影/廖昱涵)

政大地政系副教授鄭安廷(攝影/廖昱涵)

鄭安廷說,若政治人物真的想談「國土規劃」的話,那真的要好好思考現今「城鄉關係」下,新時代有什麼治理方式?像是高鐵通車後,臺灣其實只剩下一個都市叫「臺北」及剩下的「非臺北市」。整個北部變成:臺北、新北、桃園、新竹、臺中,中間的鄉村都「沈默」了。他質疑,變成斷裂的空間後,該怎麼治理這更是問題。

鄭安廷引英國用 MAA (Multi-Area Agreement,多區協議)為例,很多歐州國家可由地方議會同意、公投複決靠著「行政協議」去合併,在幾年內就是個大都會區。目前大曼徹斯特、大利物浦市,都是用這方式處理問題。當然為避免變動太頻繁,制度上也有相應設計。

鄭安廷認為,行政區重劃當然會有助於部分國土治理問題處理,但也有相對應的成本,必須思考「殺雞焉用牛刀」?有些問題可從現有的國土計畫中的「都會區域計畫」找到解套。他也提醒,「地方認同」才是行政區劃成功的關鍵。

政大公共行政系副教授張鎧如(攝影/廖昱涵)

政大公共行政系副教授張鎧如(攝影/廖昱涵)

政大公共行政系副教授張鎧如也提醒,合併或改制與否,還是要回到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及中央和地方的分權關係。他認為,地方政府與中央的關係也要更平等,地方政府不僅是執行方,也要有發言權和規劃能力。

張鎧如說,現在地方要爭取資源,爭取到後也要有相應責任,這是過去長期忽略不提的。要爭取改制,爭取到更多資源,背後責任也應更大。

主持人、政大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楊婉瑩最後總結,「竹竹併」其實是政治問題,也像打開潘朵拉盒子,但不怕打開,而怕的是沒有充分討論。包括對整體國土規劃的想像,是否顧慮到公平性問題?一般在談「富都窮縣」,整個國土一體化下願景,要往哪走?另外,整個治理結構問題,中央到地方的十字和橫向連結,各層級的法治配套需要更完善。她認為,現在談合併太容易,但其實這不是容易的,要有專業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