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關學者張國城介入臺灣政治經濟卻讓人無法察覺就是中國的巨大成功

發佈時間 2021/7/19 11:30:27
最後更新 2021/7/19 11:30:28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今年 5 月中旬臺灣武漢肺炎疫情升級以來,中國就動作頻頻企圖「以疫謀統」,另一方面,美國則由 3 名參議員抵達臺灣宣布將捐贈疫苗。國際關係學者、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張國城表示,美國最後援助臺灣 250 萬疫苗正是美國與中國角力的結果。中國知道,若對美國直接發動軍事攻擊,會讓美國捲入戰爭,而中國最有可能跟美國直接產生軍事衝突的地方,就是臺灣。因此,藉由非軍事衝突例如介入臺灣政治經濟,形成內部主導力量來影響臺灣就是中國的上策,這樣美國就無法軍事干預。若能再將介入臺灣包裝到讓人無法察覺,就是中國的巨大成功。

八旗文化出版社 15 日舉辦「美國回來了:從馬歇爾計畫、美援,到疫苗,美國為何援助世界?」線上講座,邀請張國城主講。活動探討在這個強調「自利」的國際體系裡,應該如何理解美國政府的行為與目的,並由八旗文化主編王家軒主持。

張國城分析,中國與冷戰時的蘇聯條件不同,讓美國以及盟友無法像對抗蘇聯那樣對抗中國,中國並沒有像冷戰時當時的蘇聯,搞一群附庸國家,成立華沙公約之類的組織,在戰爭時負責支援、在外國土地大量駐軍。因為鄧小平知道,這種行為會引起美國針鋒相對。

他指出,由於美國兩次大戰參戰都是因為遭到敵國武裝攻擊,但中國還沒有到對美國實施武裝攻擊的地步,中國仍跟美國極力維持龐大的貿易關係。中國也知道,美國要跟一個國家正式為敵,有正式的程序,所以中國盡量在讓美國政治程序上沒辦法堅決與中國軍事上為敵。

張國城說明,正是因為中國知道,若對美國直接發動軍事攻擊,會讓美國捲入戰爭,而中國最有可能跟美國直接產生軍事衝突的地方,就是臺灣,所以中國在跟美國改善關係時,就希望美國跟臺灣達到「斷交、廢防禦條約、撤軍」三件事。

他強調,一旦美軍撤離臺灣,中國攻打臺灣時就不用擔心美國蒙受傷亡,降低美國捲入戰爭的意願。但美國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也可以看到美國讓艦艇、軍艦在臺灣附近活動,就是要讓中國投鼠忌器,不要攻擊美國。

張國城也表示,而中國內部始終也認為,還是有機會在排除美國的情況下統一臺灣,所以就盡力迴避跟美國發生衝突的可能。例如藉由介入臺灣政治經濟,形成在臺灣內部的主導力量,這樣美國就無法介入了。

他指出,從近代史來看,美國始終沒有把中國真的當成敵人。中共在延安成立政權時,美國為了對日本作戰需要,也想知道中共這支政權有沒有潛力跟美國合作對抗日本,所以派了觀察團前往延安,而觀察團當時對中共印象相當好,這對後來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起了很大作用。

雖然韓戰爆發後,美國跟中共發生戰爭,但美國仍一直認為中共是需要爭取的夥伴,也認為若能讓中共不要跟蘇聯過度結合,對冷戰有利。總之,因為蘇聯的存在,讓美國認為:縱使中國不是朋友,也不要成為敵人。這樣的意見「在恐怕在美國知識界、菁英界還是佔多數。」

張國城強調,「中國有過去蘇聯沒有達成的優勢,它本身跟美國有密切的貿易關係。」中國力求跟周邊國家維持貿易關係,這跟蘇聯過去自成經濟圈有根本差別。中國跟美國所有盟國也都維持貿易關係,這更是過去蘇聯不具備的。

雖然在印太戰略中,美國已經明白把中國當競爭者,但張國城認為,美國對中國的軍事防禦,跟冷戰時對蘇聯的防禦,還是有很大距離。此外,美國跟蘇聯對抗時,盟國如北約國家的態度很一致,但現在美國要防中,就要面對盟國的「同床異夢」。

像日本、韓國雖然有積極意願與美國軍事合作,但卻沒有像美國,用同等力量面對中國。當川普對中國開打貿易戰時,日本安倍政權也沒有加入貿易戰,對中國貨物實施關稅。美國若要像冷戰時期,建立起共同力量,像對抗蘇聯那樣對抗中國,以現在的國際局勢看,不是那麼確定。

與談的王家軒表示,針對美國提供世界各國的援助,包含物資、軍事、建立國際貿易體系,美國民眾也會懷疑出這筆錢是否划算。美國一直都存在孤立主義的想法,覺得獨善其身就好,所以川普主打「美國優先」,大幅退出自己建立的國際體系,包含揚言退出 WHO(世界衛生組織)、巴黎氣候協議,也讓國際世界陷入「金德爾伯格陷阱」,意思是指新崛起的勢力不夠強,或不願意擔任國際秩序的穩定者,而衰敗中的強權沒能力去做這件事,導致權力空窗。

王家軒也說,中國利用美國退出的空窗期擴張,包含推動一帶一路。在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時,美國希望藉由讓中國融入國際金融體系,接受美國援助,用金融優勢改變中國政治經濟體制,但後來卻失敗。美國到現在還是有一些左派,認為美國應該跟中國對話,而不是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