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國土計畫法為財團開後門圈地疑慮 內政部放棄重大建設爭議條款

發佈時間 2020/4/1 11:31:00
最後更新 2020/4/1 11:31:02

《國土計畫法》近日因應地方縣市反應無法完成「縣市國土計畫」而修法,不過卻因為有「重大建設」得以僭越國土計畫替財團開後門疑慮、未明訂縣市國土計畫繳交期限,在武漢肺炎防疫吃緊期間惹議。今(1)日內政部長徐國勇在立法院答詢時明確表示讓步,將尊重朝野意見,放棄爭議性條文,並直接訂出縣市國土計畫的繳交期限。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則呼籲,先前表示「不修法會是災難」的政委張景森別再「大放厥詞」、出手干預法案,應尊重《國土計畫法》保育山林的初衷。

內政部長徐國勇一上台便宣示放棄《國土計畫法》爭議條文,朝野立委都表樂見(攝影/廖昱涵)

內政部長徐國勇一上台便宣示放棄《國土計畫法》爭議條文,朝野立委都表樂見(攝影/廖昱涵)

先前內政部拍板《國土計畫法》修正草案,將地方政府提出國土計畫的兩年死線改為「一定期限」,但期限卻未明訂,造成實務上可無期限延長。也遭外界質疑開後門讓定義不明、過去認定浮濫的「重大建設」,能僭越國土計畫,不受五年、十年定期通盤檢討的限制,可隨時檢討變更。

在輿論壓力下,至今 18 個需繳交「縣市國土計畫」的縣市都已經送至內政部。徐國勇補充,本來只剩宜蘭縣,但已於昨晚下班前送達。營建署長吳欣修則說,雖然縣市都已上繳,但依現行法,內政部需要在一個月內完成審議,這樣最多只能各開一次會,將會太匆促。他表示,尤其地方若沒有好好研議,中央更要嚴格審查,所以希望時間能多點。劃完以後,就要去做「國土功能分區圖」,若不審慎處理會更複雜。

民進黨立委羅美玲指出,像是昨天宜蘭縣也送來了,可以看到「期限」的重要。不然各縣市「能拖就拖」。她質疑,有些縣市很早就開始做,有些只是倉促應付,就算給個五、六年也是拖著,所以應該要有一個明確時程。

民進黨立委范雲也整理,其實有三分之二的縣市政府都趕在最後一個月才交出「縣市國土計畫」,她擔憂這次立法院若同意延期,同樣的事情可能又發生,她要求內政部應作出檢討報告。

各縣市雖然都已交出「縣市國土計畫」,但大多趕在死線前,讓人不禁質疑品質(圖片取自沃草國會無雙直播)

各縣市雖然都已交出「縣市國土計畫」,但大多趕在死線前,讓人不禁質疑品質(圖片取自沃草國會無雙直播)

徐國勇允諾檢討,他解釋當初上任時,就要求每個單位親自下去跟地方政府宣導、溝通。後來地方選舉,很多縣市首長換人,整個想法都不一樣,他也要求趕快調整。地方溝通會議都有進行,只是最後到三月底,才好像學生交功課才趕快出來,所以這次才要求寬裕一點。他說,這次修訂後就要如期完成。

范雲指出,其實《國土計畫法》本來就有五年和十年的通盤檢討,就算個案也有規定有適時檢討的空間,政院版要放寬「重大建設」的確沒道理。她希望內政部不要忘記《國土計畫法》保護山林的初衷,未來也不要再動這條法律。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抨擊,督導此案的政委張景森認為不修法就是災難,難道過去有這麼多空白授權的「重大建設」,張景森認為是要以開發為前提修《國土計畫法》?即使徐國勇今日宣示後,難道張景森不會再干預?

徐國勇則說:「政委跟我平行,我不去跟他批評。」現在立法院都已決定不處理 15 條的「重大建設」條文,既然不會再回到行政院,政委自然也無法表示意見。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要政委張景森別再「大放厥詞」,應重視《國土計畫法》保育山林的初衷(攝影/廖昱涵)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要政委張景森別再「大放厥詞」,應重視《國土計畫法》保育山林的初衷(攝影/廖昱涵)

高嘉瑜也質疑,當時《國土計畫法》有設農地和產業用地的目標,但各縣市政府當然希望盡量增加產業用地,這是否有符合立法目標?有些縣市送來內政部的用地目標甚至和規定的差很大,中央如何和地方溝通?

營建署長吳欣修解釋,這是縣市政府對未來分區概念不清楚所導致。不去了解規劃本來的用意,區分上自然就有誤解。他說明,目前統計工業用地的 3 千多公頃額度還沒有用完,而農業用地則是規範 74-81 萬公頃,目前統計是 80 萬公頃,並沒有違反。他說,目前內政部的小組審查就是在處理這些,沒有依照規則辦理的,會再提出來。

針對「一定期限」的爭議,徐國勇則解釋,縣市的國土計畫需要有充裕時間處理,所以當時用「一定期限」根據縣市量能,由主管機關指定時間,會比較順暢。但若社會想要指定時間,就尊重大家意見。

中國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葉毓蘭質疑,內政部當初會提修法「重大建設」的用意究竟為何?是否現在不修,未來也可能會捲土重來?

營建署長吳欣修說,是出於對於未來的擔憂、顧慮而提早修法。但目前就是沒有實務案例可以看,所以大家會覺得急迫性不足,所以這次也尊重立法院意見而不修法。對於看不到的東西就先不授權。他說,一旦國土的分區計劃圖畫下去,也許我們的顧慮會發生,也可能不發生,那就到時候再看怎麼處理。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擔憂,農地其實越來越少,應該擔憂糧食自給率是否充足,別再污名化《國土計畫法》會萬劫不復(攝影/廖昱涵)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擔憂,農地其實越來越少,應該擔憂糧食自給率是否充足,別再污名化《國土計畫法》會萬劫不復(攝影/廖昱涵)

《國土計畫法》催生者之一、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就指出,《國土計畫法》有幾個迷思,好像實施後就萬劫不復、人民財產受到限制?

林淑芬指出,《國土計畫法》只是「銜接」現行的「區域計畫法」,現在就有劃分為農地的 277 萬公頃,不是憑空長出來的。真正的重點是,農地面積越來越少,甚至還能把農地劃成可發展的「城鄉發展區」,把農地農用的管制都拿掉了。對於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的台灣,可以撐過武漢肺炎的疫情嗎?

林淑芬點名,最離譜的縣市如南投、台中、苗栗,交出來的規劃農地的控管面積差太多,南投預計的農地規劃和最終縣市政府交出的就差約 5.5 倍。農業縣市如雲林、嘉義,即使很困難,還是盡量維持按現況編定。就算要嫌《國土計畫法》太剛性也沒關係,要彈性也可以,「但至少不要離譜到差這麼多吧!」她質疑,缺少的農地到底該怎麼補?

《國土計畫法》在 2015 年三讀通過,盼解決過去政府動不動以重大建設名義,變更地目、浮濫徵收亂象。該法嚴格限制變更分區,將國土分為: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城鄉發展地區。若要變更,每五年、十年有中央及地方級別的通盤檢討。現行法規定「2-2-2」時程,意即以通過計算,在 2018 年行政院推出「全國國土計畫」,在 2020 年縣市政府完成「縣市國土計畫」,在 2022 年縣市畫出「國土功能分區」,以六年完成國土規劃。

註解

台北市、金門縣、連江縣及嘉義市因土地均屬都市計畫及國家公園地區,得免擬訂縣市國土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