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記者組織警示中國對台灣操作不實資訊為統一鋪路 旺中集團被點名

發佈時間 2019/4/3 11:47:42
最後更新 2019/4/4 01:17:22

高雄市長韓國瑜上週剛結束爭議的中國之旅,除了踏進象徵「一國兩制」的中共駐港機構中聯辦,在鏡頭外更可見台灣記者在中國採訪處處受阻。結束港澳行程後,《民視》等媒體甚至遭禁入中國繼續採訪,被允許進入深圳的媒體也被要求和韓國瑜入住不同飯店以「集中」管理,在採訪證上還用標籤區分採訪地點。中國對於媒體的嚴密管制剛好呼應了「無國界記者組織」日前發布的「中國追求的世界傳媒新秩序」報告,描述中國對媒體控管日益嚴重,甚至還將手伸到他國。尤其台灣更被點名警示「一直是中國不實資訊的主要操作標的」。現在台灣許多媒體、名嘴接收來自中國的假資訊,更突顯無國界記者所說替中國「國家統一計畫鋪路」的危機。

中國官媒新華社展示「虛擬主播」,報告中認為這是對中國而言最完美的播報員。(圖片取自無國界記者組織官網)

中國官媒新華社展示「虛擬主播」,報告中認為這是對中國而言最完美的播報員。(圖片取自無國界記者組織官網)

台灣如何深受中國假新聞之害?

「台灣一直是中國不實資訊的主要操作標的」,無國界記者報告中毫不諱言,並以駐大阪辦事處前處長蘇啟誠自殺事件為例,說明台灣是中國資訊戰的首要目標。當時媒體不斷放送「駐日本代表處未協助滯留機場的台灣旅客,反而是中國伸出援手」的假消息,這其實是從中國的內容農場流出,並藉由當地媒體如環球時報、觀察者網站宣傳,最後在台灣媒體、名嘴未經查證而撻伐下,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報告中也提及一份清華大學 2015 年的論文,研究生李嘉艾探討《中國時報》被旺旺集團收購前後的言論轉向。數據顯示,中時被收購的前五年,關於中國人權報導減少了 2/3,相關深度長文也從 2008 年的 26% 大幅減少到 2013 年的 8% 以下。而且這些文章不再有批判,都以正面的方式闡述中國改革,對於人權侵犯的關懷大大減少。在 2014 年香港爆發世界矚目的「雨傘革命」時,旺旺中時竟未派記者採訪,同時間倒是刊載了不少中國官媒新華社觀點的文章。

至於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無國界記者在報告中也形容他「從不掩飾自己對北京政權的好感」,曾赴中國和習近平關係密切的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會面。過去更因不滿報導,將總編輯調職。

監禁、檢查 籠罩國內外媒體圈的「中國因素」

報告指出中國用對付恐怖份子的「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法律對付記者,目前有 60 名以上的記者遭到監禁(圖片取自無國界記者報告)

報告指出中國用對付恐怖份子的「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法律對付記者,目前有 60 名以上的記者遭到監禁(圖片取自無國界記者報告)

管制言論的手從何開始越掐越緊?無國界記者報告指出,中國在前國家主席胡錦濤期間還有些許媒體自由,廣州的「南方週末」就以敢言著稱。但 2013 年習近平上位後開始控管網路言論和記者,2016 年他更直接宣布國家媒體「必須姓黨」。中共中央宣傳部每天都會交代媒體優先報導及禁止報導的清單,違者將受罰。當初巴拿馬文件揭露習近平姊夫與高層權貴的相關財務醜聞,中共立刻通知媒體:「找到並銷毀所有涉及巴拿馬文件的任何資料,禁止提及一切相關主題,不得有例外情形。如果有媒體在網站上轉載來自國外媒體對中國的不利報導,就會受到嚴重處分。」

像是《紐約時報》駐上海記者孟寶勒也撰文描述自己如何在中國的「天羅地網」中跑新聞。生活在自由民主社會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就算不用易有惡意程式的安卓手機、用法拉第袋防止手機被定位外,但警察仍會隨時上前檢查記者手機,更誇張的還直接進入飯店中檢查相機:「在回到房間後,我發現一名警察斜躺在床上,邊抽煙邊悠閑地在翻看我的數碼相機上的照片。」

雖然這些保護可能只是徒勞,但孟寶勒說:「毫無疑問當局都有足夠多的方式獲取我們的通信。一個決意要這麼做的國家力量,是不可能攔阻的,但給他們增加一些難度還是值得的。」

而在國外也處處可見「中國因素」的無遠弗屆。報告中舉例,美國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幾名維吾爾語部門的記者在 2018 年表示,中國政府因為他們發表新疆鎮壓活動的獨家報導,而逮捕他們的家人。加拿大記者高冰塵也表示,自己因寫了一篇批評中國外交部長的文章,失去專欄。而一年前加華新聞報(Chinese Canadian Post)主編王贇也因相同理由而被開除。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記者監獄,目前有 60 名以上的記者遭到監禁」,無國界記者報告中形容,中國用對付恐怖份子的「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法律對付記者,將人監禁在極差的環境中甚至虐待。據駐華外國記者協會 2019 年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對付記者的手段五花八門, 包括電話監聽、資料竊取與人身監視,甚至還會牽連消息來源,讓記者不敢跟他們聯絡。

一年投入100億人民幣 國際化的中國媒體戰

報告中指出,中國透過金錢攻勢積極登上國際媒體舞台。圖中的《中國日報》每日發行量達 90 萬份。(圖片取自無國界記者報告)

報告中指出,中國透過金錢攻勢積極登上國際媒體舞台。圖中的《中國日報》每日發行量達 90 萬份。(圖片取自無國界記者報告)

中國在十年之內不斷擴大自己的國際媒體版圖,經無國界記者統計:「國營的中國環球電視網目前在世界 140 國播送節目,而中國的國際電台則以 65 種語言放送。」

無國界記者組織甚至在報告中用「不輸美國的 CNN」形容中國在非洲設立的「中國環球電視網」,他們乍看之下非常專業,也引用許多西方媒體的報導,但對於中國議題只會報喜不報憂。

據統計,中國一年砸下 100 億人民幣,相當於 13 億歐元向世界推銷自己,這是美國國際宣傳金額的兩倍。這些「努力」也有回報,國營的中國環球電視網有六個國際頻道、中國國際電台也從全球 70 個電台對外播送 65 種語言的廣播。

另一項大撒幣的數字指出,中國為了擴大國際聲量,會由中央統戰部統籌,購買具有戰略意義的媒體股份。彭博集團 2018 年的調查指出,近十年來中國在歐洲媒體上花了近 30 億歐元,這佔中國在歐洲投資總額的 1%。而中國也對想要拉攏的媒體提供金援,這讓本來就面臨寒冬的媒體而言,的確是個很難抵擋的誘惑。

像是上個月底習近平出訪法國,拜會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時,當地許多媒體都刊登多篇讚揚中法關係的文章。《世界之聲》就指出這是中國花費 100 多萬歐元買新聞的成果,前總理拉法蘭(Jean Pierre Raffarin)甚至驚訝表示在報導中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但習這次參訪根本沒有和他聯繫。也有一位不具名的交通專家表示自己未接受採訪,卻出現在新聞中。

面對中國的金錢攻勢,無國界記者組織呼籲民主國家回防,盡可能避免使用中國得以監控的科技產品。像美國司法部在去年(2018)底下令,中國官媒新華社與國營的中國環球電視網在所有的出版品或播報中,必須標明「外國代理人」,這項規定也適用於俄羅斯政府資助的 Russia Today 電視台。美國將這些媒體視為政令宣導,並不把他們看作是新聞。

相較於無國界記者的擔憂,前南華早報總編輯王向偉倒是沒這麼悲觀。他指出,雖然中國砸大錢要媒體「講好好中國故事」,但他們卻自己搞砸了,因為他們總是想要向上級交代了事,而非打動他們的讀者。他舉例,近日江蘇化工廠半夜的一聲巨響,帶走了 60 多條人命、600 多人受傷,但這樣的大事卻登不上《人民日報》的版面,而在隔天才出現在頭版的一角,版面甚至還比習近平會見義大利總理的新聞還小。

王向偉表示,從中國的政治宣傳部門動不動就把批評聲音扣上「反中」帽子,以及他們新聞處理的方式,顯然不符合義大利總理對習近平「無私、致力於服務中國人民」的稱讚,也顯然不懂如何向國內外的讀者說個好的中國故事。